職場青雲路2019-03-15T11:30:29+08:00

IVE師生合作 運用物聯網及感應器技術研發智慧系統

新冠疫情並沒有停下來,久不久有新一波來襲,要避免受到感染,香港人要做好本份,配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在生活上,返工外出購物少不免,但怕辦公室商場的通風系統容易聚集細菌,可以怎麼辦?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的師生利用物聯網及感應器技術開發了「智慧通風控制系統」,比傳統通風系統更有效調節通出風量,確保空氣流通,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有助控制疫情。此外,亦有師生研發「智安居偵察系統」,監測電器、煮食爐及水龍頭等運用時的狀況,減低長者發生家居意外的風險。 Case1. 智慧通風控制系統 減低細菌傳播 IVE現有不少研發項目,「智慧通風控制系統」便是由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工程系署理高級講師Anthony(賴韶細),聯同電腦及電子工程高級文憑二年級學生阿浚(鄭梓浚)及屋宇裝備工程學高級文憑二年級學生阿生(盧凱生),利用物聯網及感應器技術研發出來的智慧系統。 Anthony指一般室內環境的通風系統是採用二氧化碳感應器,但它的敏感度及反應度較低,「如果室內環境突然多咗人,二氧化碳感應器未必反應得切,會出現唔夠鮮風嘅情況;或者突然少咗人,鮮風繼續大量提供,就會浪費資源。」 本為環保節能 [...]

7 月 21st, 2021|Categories: 自我增值|0 Comments

環保防疫兼備 THEi女生設計消毒折疊餐具 迎合大眾需要

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政府不時推出防疫措施,如限桌令、下午6點後沒有堂食等,令食肆外賣生意增加,但變相會使用更多即棄餐具,製造大量垃圾,造成環境災禍。譚詠雯(Nicole)是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產品設計(榮譽)文學士的4年級學生,早前她設計了一套消毒折疊餐具,能重用之餘,並加入消毒功能,目標是鼓勵市民採用重用餐具,以減少製造塑膠垃圾,為環保出一分力,迎合大眾需要。 疫情持續,不少市民選擇外賣食物,令即棄餐具使用量大大提升,製造大量垃圾,對環境造成威脅,不合現今環保的宗旨及潮流。有環保團體推算本港於2020年所棄置的塑膠餐具達150億件,數字十分誇張。 為應對疫情及支持環保,THEi產品設計(榮譽)文學士4年級學生譚詠雯(Nicole)早前設計了一套消毒折疊餐具,希望鼓勵更多人使用重用餐具。「THEi環境及設計學院前年與產品開發及設計公司合作,安排同學參觀公司嘅廠房,仲合辦產品設計比賽。我同4名同學喺實用及環保角度出發,設計咗一套可重複使用及方便攜帶嘅餐具。」 環保都要著重衛生 Nicole設計的餐具包括刀叉及湯匙,可折疊一起方便收藏於同一個細小的餐具盒內。為配合小童的需要,她亦設計一款尺寸較小的同款餐具。「發現有唔少使用環保餐具嘅用家好著重衛生,於是嘗試為餐具加入自動消毒嘅元素,喺餐盒加裝咗UVC紫外燈嘅按鈕,用家不論喺使用餐具前或清洗餐具放番入餐盒,只需按餐具盒上按鈕掣,內置嘅UVC燈就可消毒餐具,達到殺菌嘅功效。」Nicole的構思最後成功在比賽中獲獎。 Nicole自小喜歡畫畫及3D繪圖,不時構思將一些平平無奇的物品,美化作為一件具心思的產品,在考畢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後,她決定入讀THEi產品設計(榮譽)文學士課程,進一步培養對產品設計的觸覺及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喺THEi學到好多設計理論及應用方面嘅專業知識,好似認識唔同物料及佢哋嘅特性,仲有製作流程、視覺感知及繪畫等。喺修讀嘅過程中,會有機會到一啲產品設計工廠參觀,體驗整個產品由設計到生產過嘅程,加深咗自己對行業嘅認識。」 設計獲公司賞識 [...]

6 月 7th, 2021|Categories: Uncategorized|0 Comments

「疫」市突圍 未畢業已獲聘 THEi測量學生掌握Scan-to-BIM技術為入行鋪路

新型冠狀病肺炎毒爆發至今,令各行各業受到打擊,要適應時勢,部分行業已開始改變運作模式,加速數碼化轉型。為了在抗疫期間有效地減低工作人員的聚集,測量業界已採用先進的Scan-to-BIM技術和裝備,為舊樓繪畫圖則,推動行業的革新。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測量學(榮譽)理學士學生陸瑜欣(Sophie)將BIM技術學以致用,在「疫」市下突圍而出,未畢業已獲一家國際工料測量顧問公司聘用,朝着工料測量師的目標進發。 近年測量界致力數碼化,積極引進各種先進的數碼科技,例如利用航拍機協助繪製地圖及檢測樓宇狀況,引進建築信息模擬系統(BIM)進行繪圖及測量工作等,有助提高行業整體工作效率。 在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修讀測量學的陸瑜欣(Sophie)所撰寫的畢業論文,正正是探討如何運用創新科技「Scan-to-BIM」技術,為一幢位於九龍土瓜灣的舊樓進行測量工作。Sophie說:「依家本港有唔少舊樓,樓齡高達50至60年,由於年代已久,唔少樓宇嘅圖則早已經遺失或殘缺不全。若利用Scan-to-BIM技術,只需動用3名工作人員,約一個工作天嘅時間,就可以完成掃描一座6層高樓宇嘅影像。」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Sophie表示測量人員只需要運用電腦軟件,把掃描影像製作成3D圖像,能節省人手及提高工作效率之餘,亦能提升測量數據的準確度。「Scan-to-BIM技術可以協助測量師進行精確嘅估算,大大減少工料嘅預算及建築工程誤差嘅機會。」 在疫情下,不少企業都絞盡腦汁,望能減少工作場所的人群聚集,以減低疫情傳播的風險。Sophie說:「Scan-to-BIM輕巧易用,所需人手唔多,具有成本效益,嚟緊會愈嚟愈多測量項目採用呢種嶄新技術,會有效減少現場工作人員嘅數目。」 THEi環境及設計學院副院長、環境學系教授何志榮指出,Scan-to-BIM是近年測量業界引進的先進技術,「主要係透過3D雷射掃描器收集現有建築物嘅外型、結構及地點等資訊,以便喺施工項目嘅改建與擴建工程初期去協助構建模型;亦可製作工程後期嘅竣工圖,甚應用喺設施管理等方面,提供實用圖則及資訊。」 [...]

2 月 9th, 2021|Categories: 各行各業, 自我增值|0 Comments

IVE學生開發藥物資訊管理系統 推動社區藥房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反覆,除各行各業受到打擊外,亦影響到公共醫療服務的運作。為了令病人減少感染病毒的風險,現政府推行安排專科門診病人,到指定私營社區藥房取藥。為增加配藥效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的軟件工程高級文憑學生,透過雲端科技開發一套能應用於社區藥房的藥物資訊管理系統。病人到社區藥房配藥時,可清楚顯示有關病歷、所需服用藥物等資料,令配藥人員可依足指示進行配藥工作,加快流程及減少出錯機會。他們更設計了一套藥物標籤,令長者易明可按時服藥。   藥物資訊管理系統是應用於社區藥房,由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的企業共創中心安排資訊科技學科的師生團隊,與非牟利機構醫護行者、醫護科技公司等合作,利用雲端科技去開發。系統於今年年初開始籌備,現正進入測試階段。 柴灣院校資訊科技系教學助理邱銘深表示為減低病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早前部分公立醫院已安排專科門診病人,到指定私營社區藥房取藥。「其實本港已有唔少由非牟利組織或慈善團體經營嘅社區藥房,佢哋會有註冊藥劑師當值,為市民提供配藥及藥物諮詢服務。但依家社區藥房嘅藥物資訊管理系統仲未完善,藥劑師好難去翻查病人以往嘅完整用藥紀錄,需要每次就個案去評估,先至能了解病人嘅情況,服務效率有待提升。」 記錄病人用藥資料 參與今次項目的包括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陳成威及學生李嘉林、陳柏熹。陳成威指藥物資訊管理系統具儲存及管理病人的用藥紀錄及病歷等資料,「系統會顯示到病人以往用藥紀錄,好似睇到醫生嘅備註,知道病人對邊啲藥物敏感或有不良反應;而病人之前食過乜嘢藥、每日食幾多次、每次食幾多粒都會有記低,方便社區藥房職員,包括藥劑師去按藥房嘅實際運作情況,利用系統隨時更新及翻查病人嘅用藥資料,為病人提供更有效嘅用藥支援服務。」 藥物資訊管理系亦可記錄藥物存貨、藥物資訊等功能。陳成威說:「好存記錄每種藥物嘅儲存量,當病人拎咗某一隻藥後,會記錄病人拎咗嘅數量,系統會同時會減番有關藥物嘅儲存量。當藥物就嚟用晒,或者冇晒存貨,有關方面可以去補充番藥物嘅存貨。」 [...]

12 月 30th, 2020|Categories: 自我增值|0 Comments

現實版Ironman 研發機械手幫助中風病人 疫情下生意不跌反升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漫畫中的英雄人物都只是虛構角色,但在現實中能經營一門助人的生意,也是一件美事。今年27歲的Alvin(張晧程)與拍擋創立HANDY REHAB,開發機械手去幫助中風病人進行復康治療;在疫情期間,他們所引入的機械人能幫助院舍的老人與親友溝通,並為一眾長者提供娛樂資訊服務。在這段非常時期,生意不跌反升,他們看好香港的復康市場前景,希望研發更多產品去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 HANDY REHAB的機械手十分輕巧,重量只有400克,記者試戴上手,感到重量只如一罐可樂。Alvin說:「醫用版會配有左手及右手,加一個平版電腦及機電感應器。機械手可使用被動或主動模式去幫助病人,病人喺中風後,隻手郁唔到,被動模式會幫病人去郁動隻手及手指,好似拎起隻杯、拿筷子及拎住個波;如果病人有一定嘅活動能力,手指能郁到某個幅度,機械手嘅主動模式可以畀病人自己去郁動,再協助去完成一個動作。治療師可以透過平板電腦睇番病人嘅數據,再去調節整個療程。」 與拍檔一起研發 今年27歲的Alvin於中文大學修讀商科,他曾到社福機構及NBA等公司實習,在社福機構實習時,認識到現時的拍檔,15年畢業後便與他一起發展機械手的業務。「因為我有個uncle喺三十幾歲時中咗風,有隻手郁唔到,呢十幾年嚟都要人照顧,亦只可以喺庇護工場工作。當時拍檔係研發緊機械手嘅原型,我覺得呢個理念好好,可以幫到中風嘅病人,佢哋嘅黃金復康期喺頭3至6個月,有好嘅設備,就可以解決到社會問題,所以決定同佢合作。」 機械手投資了7百萬,除了他們的投資外,資金主要是來自政府資助及天使投資者。經過3年的研發期,當中不斷改良,機械手於18年底正式推出市面。Alvin的加入,為機械手的設計進行優化,「喺外型設計入手,好似改良介面,會支援中文。機械手嘅物料改用塑膠,令重量減輕唔少。以前呢方面嘅復康設備會用濕電,使用時要駁好長嘅電線,我哋改良到可以更換電池,每嚿電池可用45分鐘,足夠一個療程使用。」 [...]

11 月 23rd, 2020|Categories: 自我增值|0 Comments

受疫情影響 IVE學生創智能監察Watching U系統幫助長者

新冠肺炎在香港爆發至今已有大半年時間,在這段期間,正常社交受到嚴重影響。現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修讀電腦及電子工程的張海鈴和家人因未能探望年邁的祖母,故啟發她開發創智能監察Watching U系統,可以監察長者的生活及健康情況,並提供適當的幫助。 智能監察Watching U系統是由4位於IVE修讀電腦及電子工程高級文憑課程的yr.1及yr.2的學生所開發,採用了物聯網、大數據及傳感器應用等技術,可遙距監察長者的健康情況,整個系統透過智能手表、智能眼鏡及手機應用程式一同使用。 智能監察Watching U系統共有4項主要功能,包括監測定位、監測心跳、跌倒提示及配藥。開發系統的學生之一何俊瑜說:「智能手表具備定位及監測心跳率嘅功能,當長者戴上智能手表後,手機應用程式可以顯示長者嘅位置、心跳率等健康資訊。若長者嘅心跳率有異常或離家超出預設嘅距離,應用程式會即時通知家人。」 看到現場實況 [...]

10 月 14th, 2020|Categories: 自我增值|0 Comments